2025-09-21 11:18 点击次数:178
格力博,专营新动力园林机械如割草机和智能割草机器东说念主,2023年2月在创业板上市,刊行价30.85元,募资35.44亿,首日市值187.29亿。
到2024年3月,股价跌至12.72元,市值缩至62.23亿。公司预报2023年净利润圆寂3.7亿至4.3亿,较上年大幅下落,原因痛恨于零卖商去库存和加多的倾销及研发用度。尽管行业有影响,但格力博的事迹下滑超出行业多数情况。
公司自2019至2022年王人集盈利,但上市畴昔即圆寂。上市后不久,财务总监和董秘就火速下野。
股价大跌,投资者损失惨重,而中信建投动作保荐机构,仍获取1.61亿保荐及承销费。
2023年2月,新动力园林机械圈的“明星企业”格力博(301260.SZ)头顶“各人领军企业”“自有品牌黑马”的光环登陆创业板,刊行价30.85元,募资35.44亿,首日市值冲上187亿。谁也没念念到,只是13个月后,这家“新动力园林机械第一股”的股价就跌破了12元,市值缩水超六成;更朝笑的是,它不仅没给投资者带来“高成长”的惊喜,反而以“上市首年圆寂4.74亿”的获利,稳坐2023年新股“事迹变脸亚军”宝座——论“翻车速率”,A股阛阓没几个能比。
一、上市即“变脸”:从王人集盈利到巨亏,事迹耽溺洗得太急
格力博的上市前经验号称“圆善”:2019年至2022年,公司净利润恒久沉稳在2.5亿至4.7亿区间,毛利率超30%,国际阛阓(北好意思、欧洲)收入占比超98%,自有品牌“Greenworks”“Powerworks”在割草机、吹风机等范围小闻名气。这么的“优等生”,却在2023年上市首年交出了“归母净利润-4.74亿,同比暴跌278.4%”的答卷,平直把投资者砸懵了。
更诡异的是,2024年公司虽扭亏为盈(归母净利润8789万),但不仅没复原上市前的盈利水平(2022年净利润4.7亿),单季度事迹还玩起了“过山车”:一季度赚1.3亿,二季度亏868万,三季度再亏1.12亿,四季度靠“年底冲刺”才拼凑捞回7859万。这种“前高后低、全年波动”的走势,像极了刻意“藏雷”——把问题蚁集在上市畴昔爆发,把但愿托付在次年“回转”。
问题来了:一家王人集三年盈利的企业,怎么上市就短暂“扛不住”了?公司给出的情理是“零卖商去库存”“倾销及研发用度加多”。但同业呢?2023年各人园林机械行业照实受通胀影响,渠说念商去库存是多数本旨,可像格力博这么“净利润平直从正变负”的顶点案例,却少之又少。更可疑的是,2023年公司研发用度同比大增35%,销售用度也涨了20%,但同时营收仅微增1.3%——钱花了,成果呢?是真为了历久发展,还是为了“耽溺”甩锅?
二、招股书一再强调募投项计较必要性,但募投模样成却脱期,不是荒唐叙述便是误导性叙述,2563万永恒补流,15亿临时应急。
年产3万台新动力无东说念主驾驶割草车和5万台割草机器东说念主制造模样:不异脱期一年,还在常州新增了两处厂房,从“新建”改成“诈欺现存厂房+新建”;
新动力智能园林机械研发中心诞生模样:脱期、改所在、改执行方法,和上头模样“患难与共”。
募投模样为啥总“卡壳”?公司说“阛阓需求变化”“施工程度调养”,但明眼东说念主都看得出来:要是模样真有出路,何苦反复改所在、改方法?更纰谬的是,这些模样在招股书里被面容得“出路无尽”——比如“智能割草机器东说念主将颠覆传统阛阓”“越南基地能镌汰东说念主工资本”,法例呢?2024年公司机器东说念主业务收入险些不错忽略不计,越南工场连开发都没搬完。
最扎心的是,格力博一边喊着“模样需要钱”,一边却有大把闲置资金买答理。2024年,公司用35亿召募资金买了答理,赚了9100万利息和收益——钱都躺在账上“吃利息”,当初招股书里“模样急需资金”的伏击感,怕不是编的?
三、上市前事迹就“埋雷”:客户蚁集、应收高企,招股书早该预警
格力博的问题,远不啻上市后的“变脸”。往前翻,它的招股书里就藏着不少“可疑信号”:
最初是客户高度蚁集:公司98%的收入来自国际,前五大客户占比超70%,其中亚马逊、家得宝等零卖商占了半壁山河。这种“把鸡蛋放一个篮子”的模式,抗风险才略极弱——2023年零卖商去库存,平直导致公司自有品牌收入停滞,客户品牌收入虽涨72.8%,但本体是“给别东说念主作念嫁衣”,利润薄得恻隐。
其次是应收账款和存货高企:2022年公司应收账款7.8亿,占总营收23%;2024年这个数字涨到17.87亿,占比24%;存货也从8亿飙到23.79亿。更危急的是,国际客户账期多数3-6个月,2024年四季度收入14.46亿,应收账款却加多了4.7亿——钱还没捂热乎,就酿成了“应收账款”,现款流压力山大。
最朝笑的是,格力博在招股书里反复强调“轻钞票模式”“高盘活上风”,法例上市后坐窝夸耀“重库存、重应收”的短板。这到底是“策略调养”,还是上市前就“窒碍”了财务数据?
四、保荐机构“看门东说念主”失责:1.61亿承销费,换不来基本核查?
客户蚁集风险:招股书里提到了,但没辅导“若主要客户砍单,公司将如何搪塞”;
应收账款风险:明明2022年应收占比已超20%,招股书却强调“回款高超”,没辅导“国际账期可能导致的现款流压力”;
募投模样可行性:三个模样在招股书里被包装成“新增产能消化无忧”,法例上市一年就集体脱期,中信建投没发现“模样必要性不及”?
更耐东说念主寻味的是,2023年格力博上市后,中信建投的分析师还通常发布“买入”研报,称“智能割草机器东说念主绽开第二增长弧线”,法例公司机器东说念主业务收入连个零头都没见着。这种“上市前窒碍、上市后唱多”的操作,到底是为了投资者的利益,还是为了赚承销费和佣金?
结语:带病上市的代价,谁来买单?三大中介向来是奋力收费,韭菜们都知说念,他们要获利,只可与甲方穿一条裤子,但上市委委员难说念没包袱?免责式谋划?昨天今天先后被双开的李筱强与吴国舫畴昔亦然发审委委员呦!
格力博的故事,是A股“事迹变脸”剧的又一水灵案例。从上市前的“圆善事迹”到上市后的“巨亏补流”,从募投项计较“出路无尽”到“脱期改址”,每一步都透着蹊跷。最纰谬的是,这些问题早就在招股书的细节里埋下了伏笔——客户蚁集、应收高企、募投模样可行性存疑,只是那时没东说念主本旨深究。
Powered by 九游会·(j9)官方网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